文章详情

小企业贷款基准利率多少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最关心什么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少走弯路

2019-05-29 12:01:41 856人看过

  

      2019武汉小企业贷款基准利率多少?2019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最关心什么?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哪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常见关注点是什么?申贷网小编给大家梳理了一些内容。


小企业贷款基准利率多少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最关心什么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少走弯路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本身经营的就是风险,需要对储户、股东等的资金负责,实现保本微利的审慎经营原则。出于对风险的有效可控,目标客户是哪些现金流稳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行业前景良好的、业务信誉优良的小微企业。


  出现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老贵难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主要根源是因为小微企业特性决定的,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有以下特点:经营管理水平不规范,家族式个人企业经营模式;企业运营资金来源单一,不稳定;可以从第三方获取的企业有效信息非常少;缺少资产等。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就是造成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的金融机构贷到款的主要原因;同时企业也面临着需要资金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取到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也就是银企信贷信息的不对称;对政策的不了解等也制约着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难题。


  以下几方面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常见关注点:


  实际控制人的诚信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对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发展历史、个人品行、从业经验、家族背景、经营管理能力、信用状况、个人资产,负债状况、是否存在其他投资、有无对外担保进行调查。


  贷款申请人所在行业情况


  如果贷款申请人所处行业在当地具备明显产业集群特点的,首先要看该行业是否处于当地主流行业,该行业是否为本行支持的行业,本行对该行业中企业授信总量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需要分析申请人在同类企业中的地位,原则上银行只支持中流以上企业。


  贷款申请人发展前景


  根据申请人近两年来产品的产销量、产成品及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产品的寿命周期和销售渠道,分析申请人产品的销售前景及盈利能力。对于给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的,尤其是大企业的经营将直接影响其生存的小微企业,还要对大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贷款金额的合理性


  要通过对授信申请人近两年销售情况及增长率、原材料采购需求、购销结算方式、资金占用时间、自有资金状况、资金缺口情况等方面,计算和核定授信金额需求的合理性。


  贷款利率上浮:由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管理成本高,因此利率上浮也就是常事。


  还款来源是否充足


  由于小微企业再融资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再融资不能作为还款来源。一般来说,应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因此申请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正常,销售回款是否及时就显得非常及时。


  同时参考生产企业的电、水、气的使用量、企业的购销合同及执行、纳税情况、银行的现金往来、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的个人储蓄等来综合评定企业的经营状况,看企业是否有稳定的第一还款来源。不能太依赖于抵押等的第二还款来源。


  总结以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一些常见关注考察点,就是希望对广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者有所帮助,少走弯路,企业贷款时可以按照自己企业的体量等选择符合企业的贷款。


  在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指出,把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到基准利率之下,这不是银保监会鼓励的。


  银保监会还是鼓励商业银行按照“保本微利”、商业可持续的原则来定价,能够使这项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


  会上有记者问:据市场传言有不少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处在基准利率之下,相对比较低,请问这是否属实。


  还有一个问题,目前采取支持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增加贷款会不会增加企业和社会的杠杆率?


  李均锋对此回应,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目前说应该是没有,都是在基准利率上浮一点。


  小微企业贷款相对成本高、风险大,需要由贷款利率定价来弥补成本。


  银保监会做过测算,小微企业贷款按照“保本微利”、商业可持续的盈亏平衡点来测算;


  如果风险控制得好,不良率控制在3%以下,这个利率盈亏平衡点应该是在5%-5.7%。


  这个定价如果是定在5%-5.7%之间,这样的贷款才能实现“保本微利”和商业可持续。


  所以把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到基准利率之下,这不是银保监会鼓励的;


  银保监会还是鼓励商业银行按照“保本微利”、商业可持续的原则来定价,能够使这项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


  李均锋还提到,非常低的定价还可能带来监管套利,形成“二道贩子”倒卖资金、内外勾结的行为,银保监会也注意到这个现象。


  因为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比较低,民间借贷利率、银行之外的放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一般在18%以上,这个差额是非常大的。


  如果不实事求是地定价,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至于增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会不会提高杠杆率的问题;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指出,将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取向,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会提高整体的杠杆率,是在杠杆方面进行结构优化。


  在这方面,货币政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同时,也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孙国峰介绍,人民银行主要推出了几个方面的工具:


  一是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支持力度,合理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


  二是适时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


  三是运用普惠金融定 向降准政策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


  孙国峰指出,总的看来,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到2019年3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余额是1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281万户。


  同时,也保持了总体杠杆率的平稳。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补充道,于总量和结构的问题,两方面都要考虑。总量上要保持合理充裕、合理增长。


  在这个基础上,也做一些结构的调整,就是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力度要大一点。


  相应的,有些领域可能要让出一部分资源,给民营 小微企业。总的杠杆率不会提高。


  另外,即使对小微和民营企业来说,目前主要的政策取向是加大支持力度;


  但从长远看,也应该综合考虑、把握好度,既要加大支持力度,又要考虑它的风险,不能“大撒把”;


  做到可持续,把支持的力度长久延续下去,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级分类模型的本质思想是从信贷资产风险与损失的形成过程出发,按照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划分。对于这一过程的具体形成过程的描述却呈现出模糊化和碎片化的状态,很多时候让风控人员有如雾里看花、盲人摸像一般无所适从。本文从小微企业经营状态细分出发,构建四种常见的小微企业经营情境,将小微企业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与小微企业经营情境相结合,对信用风险在四种细分情境中的演进过程进行监督、评价与控制。帮助风控人员建立以经营状态变化为主线的动态风险评级框架,提升五级分类模型在小贷行业应用的实际效果。


  一、五级分类模型之小贷应用的修订必要性


  一直以来,小贷公司的风控部门都在套用银行的风险资产五级分类模型。尤其是在各地金融办的强制性要求下,五级分类模型在小贷公司应用更为普遍。五级分类模型是描述一项债权资产所处的五种连续风险状态,将债权资产从无风险状态到完全损失状态做了五阶段切分,进而将从风险形成、演变到最后损失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从适用范围角度讲五级分类可以用于对公贷款、零售贷款甚至其他所有金融类资产,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因此不加修订与完善直接将其应用于小微企业信贷领域势必会产生诸多不适。这是由于五级分类模型的高度普适性与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同时,五级分类模型对于具体风险演进过程的描述却呈现出模糊化和碎片化的状态,很多时候让风控人员有如雾里看花、盲人摸像一般无所适从。


  五级分类模型的本质思想是从信贷资产风险与损失的形成过程出发按照不同阶段偿还能力的主要特征进行划分(参见表一)。因此关于偿还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分类科学性的关键环节,进而使问题回归到了信贷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偿还能力评估本身。所以,从本质上讲如果小贷公司对偿还能力的评估没有一套系统的框架与方法,是无法构建一套科学的五级分类体系的,更无法将贷后管理与五级分类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动态风险监控系统。


  再进一步讲,比较清楚的逻辑是,五级分类模型的应用是期望它帮助我们建立一套动态监控客户偿还能力的监控系统,如果静态的监控系统还存在问题,那么五级分类并不能帮我们解决监控风险的本质问题。


  现在假设我们具备静态识别与评估小微企业偿还能力的关键技术,那么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动态的应用上述关键技术,利用五级分类的本质思想修订或构建一套适合小贷公司的五级分类体系。这正是本文期望深入探讨的主要内容。


  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本质属性---经营能力贷款


  近年来,由于银行业务边界的逐渐外扩以及小贷行业内部激烈竞争导致的业务边界外扩,在无形中已经逐渐将小贷公司的业务范围推向信用贷款领域。六年的实践表明,各地小贷公司自愿或被迫开展了相当规模的信用贷款,区别更多的体现在额度大小与期限长短。实践中采用没有实物资产抵押担保的信用方式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方便问题讨论,本文讨论的业务范畴聚焦于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领域。


  受限于较高的资金成本和较低的资金规模,以及小微企业无力承受较长期限和较大额度的财务费用。小贷公司所经营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注定是短期性和补充性的流动资金贷款。因此,小贷公司构建五级分类体系必须适应这种业务属性的特殊要求。


  这种业务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信贷理念上,任何照搬或者模仿银行的信贷理念都可能将小贷公司的经营导入误区。银行的抵押物崇拜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的。事实上银行大多数信用贷款都是只针对有较强信用基础和较大信用规模的大中型企业,这是历史由来的短缺金融供给决定的现实状况。事实上管理层开放担保和小贷等民营金融路径的初衷和本义都在于:期望民营资本肩负起经营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使命。这是任何一个熟悉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经济学家都可能给出的参谋见解。国有资本、大规模资本服务大中型企业,民营资本和闲散资本服务小微企业的格局是金融改革必经之路。


  既然信用贷款成为必然,那么如何进行信用贷款的授信决策就成为了关键问题。银行对大中型企业信用授信的理论基础在于企业的市场价值理论,现实依据是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趋势。因此小贷公司的企业家必须在理念层面上认识清楚,我们应该学习的是银行对大中型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的理念,而不是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抵押贷款的理念和技术,否则战略上已经本末倒置,现实中自然是穷途末路之必然结果。


  对一个小微企业发放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是因为决策者相信小微企业具有相当的经营能力,能够充分保障债权的安全。那么如何解读评价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呢?答案在于对经营能力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进行验证,进而逆向评估企业的经营能力。


  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更多的表现为历史的经营累积和当期的经营利润。这就是两个最重要的信用贷款授信依据。前者财务上称为净资产,后者财务上称之为净利润。简单的讲,信用贷款是根据小微企业历史经营累积的净资产多少和当期净利润大小进行决策授信的。概括的讲,依据经营成果验证,评估经营能力,进行决策授信,这是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本质属性。


  三、经营情境视角下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主要源于自身的经营风险,因此小贷公司的风险控制关键在


  于如何监控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如何构建动态监控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风控体系才是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解决之道。本文从小微企业经营状态细分出发,构建四种常见的小微企业经营情境,将小微企业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与小微企业经营情境相结合,对信用风险在四种细分情境中的演进过程进行监督、评价与控制。


  1.两个核心的授信判断


  信贷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个判断结果,我们统一称之为经营能力判断。第一、净资产判断;第二、净利润判断。净资产判断反映企业历年经营累积,反映的是企业历史经营能力;净利润判断反映企业当期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当期经营能力。决定信贷结果的是企业未来的经营能力,尽管也属于短期未来,但与当期的经营能力还是有变化的。所以依据两个基本判断进行授信决策虽有遗憾,但却是最为现实和有力的依据。


  2.四种细分经营情境


  依据两个判断的结果大致可以将小微企业的经营状态细分成为四种情境:情境一:“高净资产和高净利润情境”简称“双高净情境”,通常是有一定经营历史的企业,主营业务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这类企业进入稳定期,业务规模和利润水平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情境二:“高净资产和低净利润情境”简称“高资低利”情境,通常是成熟期或者刚刚走入衰退期的企业,伴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


  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利润水平随见走低,典型的代表就是那些已经度过鼎盛时期的昨日黄花;情境三:“低净资产和高净利润情境”简称“低资高利”情境,创业时间较短,净资产累积较少,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情况较好,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情境四:“低净资产和低净利润情境”简称“双低净”情境,典型的衰败末期的企业,企业盈利能力已经严重弱化,甚至亏损,企业净资产也在负债攀升过程中消散殆尽。如图一所示。


  3.经营风险的五种演进路径


  企业成长的历程可以看做从“低资高利”情境到“双高净”情境的发展历程。企业衰退的路径理论上有五种衰退路径,自然可以理解为经营风险的演进路径。分别是(如图所示):


  (1)【2→4】“低资高利”向“双低净”的演变;


  (2)【3→4】“高资低利”向“双低净”的演变;


  (3)【1→4】“双高净”向“双低净”的直接演变;


  (4)【1→2】“双高净”向“低资高利”的演变;


  (5).【1→3】“双高净”向“高净资产、低净利润”的演变。


  企业经营状态的衰退过程就是信用风险产生与演进过程,因此动态监控企业的经营状态等于动态监控了企业的信用风险状态。通常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较多,但是企业衰退过程中我们可以监控的风险征兆却可以简单概括出五种:(1)资本抽离;(2)隐性负债;(3)非相关多元化投资;(4)经营状况恶化;(5)控制权争议。至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五种风险征兆的监控,结合五种经营情境衰退路径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动态监控,进而使得信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至于各种衰退路径的动因与形式将另文阐述,此处不再展开。


  四、基于经营情境演进修订五级分类模型


  1.基于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属性的修订


  结合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短期流动性贷款和无抵押的业务特点,不难发现风险控制的重点应该体现在对关注类和次级类资产上,由于可疑类与损失类对于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来讲无本质差别,因此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风险分级中应将可疑类和损失类合并一类处理。此外为降低管理成本有必要对一部分优质资产进行简化管理。因此可以将五级分类模型修订如表二所示。


  最值得强调的分类界限是关注类和次级类的分界线。理论上讲关注类客户如果尽快回收不会产生任何风险损失,因此强调关注,淡化回收。而次级类客户如果尽快回收可能产生少量损失或不产生损失,因此强调回收,淡化关注。本质区别在于后者的风险处置窗口已经悄然打开。因此信用贷款的风控人员务必严格评审关注类与次级类债权资产的界限。尽可能明晰两类资产的经营差别和交易差别。


  2.以经营维度为主导三维度分类法


  如前所述,分类标准本质上与授信评审标准是同一问题,依据就是对企业经营状态进而经营能力的考察与评估。显然风险五级分类无论如何修订,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界定都是核心环节。因此分类标准自然应体现企业的经营状态差别。此外企业偿还能力和意愿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实际交易中的还本付息的行为中,所以增加交易状态评价维度。此外由于小额贷款受还款意愿影响程度较大额贷款更为明显,实践中还可以增加还款意愿的考察与评估,通常我们用非经济性违约成本进行替代表达。综上所述,通常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评级人员在进行五级分类时,应着重考察经营状况、交易状况以及非经济性违约成本等内容,并以后两项为参考,以经营状况为主导对信贷资产进行科学的评级分类。


  3.信用风险五级分类的经营情境细分


  五级分类不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监控企业经营状态进而更有效的监控信用风险。作为手段的风险五级分类模型必须回归到经营层面指导贷后管理以及续贷工作才能发挥其分类意义。本文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在五级分类模型基础上,对各类资产进行经营情境细分,从而为风控人员提供一个能够深入解读、及时跟踪与监控信用风险的逻辑框架。将风险管理回归到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识别、监督与控制。


  将上述修订后五级分类模型与小微企业经营状态细分模型进行有机结合(如图二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将每类客户按照经营情境进行细分,我们首先能够更好的理解每类客户所面临的不同的经营风险,处于不同的风险演进轨迹,进而我们可以针对性的监控不同的风险征兆,采取更为有的放矢的风控措施。


  3.1优质类客户


  优质类客户是双高净情境客户中比较优秀的那部分,同时这类客户愿意向小贷公司公开经营信息,并且与小贷公司形成良性的产融合作关系。对这类客户的风控焦点表现为对大额投资项目的关注以及行业性经营危机事件。关注前者是因为企业有较多净资产容易产生投资行为,如果没有大额投资损失,双高净企业信用风险较低。关注后者是因为双高净企业一般都是行业内相对优秀的企业,如果不是出现行业性的系统危机,其经营状况短期内不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恶化,进而不会产生信用风险。


  3.2正常类客户


  如图2所示,正常类客户包括:一部分双高净情境的企业、一部分高资低利情境的企业和一少部分低资高利情境的企业。一般而言双高净情境企业存在不愿意公开经营信息倾向,模糊判断下的双高净企业是有一定信用风险的,通常在授信额度上需要保持谨慎,除非经过初期合作产生公开经营信息的行为以后,明确确定为双高净企业。


  对高资低利情境的企业,风险关注焦点为经营转型或升级投资的情况和经营恶化的趋势。因为高资低利的企业具备投资资本又有投资动机,如果不进行大额投资,信用风险是较低的。此外如果不是经营恶化程度比较严重,这类企业经营上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所以信用风险也是较低的。值得强调的是这类企业由于有净资产做保障,即便是流动性暂时出现危机,也不至于引致风险损失。


  对于低资高利情境的企业,风险关注焦点为过高的财务杠杆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趋势。因为这类企业多为经营历史较短的成长期企业,如果利润前景好,企业家有意愿加大财务杠杆,从而可能引发一定的经营风险。此外由于没有净资产的保障,经营恶化是产生信用风险的主要动因。


  3.3关注类客户


  关注类客户包括:少部分双高净情境的企业、大部分高资低利情境的企业和一部分低资高利情境的企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关注类客户与正常类客户的界限,正常类客户也有风险点,但风控人员认为无需重点关注,而关注类客户则是风控人员认为存在风险点并有必要特别关注的,但并没有足够证据认为风险点会引致信用风险。相比正常类企业,关注类企业应是已暴露出风险点,风控人员认为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具体风险演进情况尚需证据加以明确。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展开,对于双高净情境的企业,当分析判断企业有大额投资可能以及行业性经营危机产生时,需要调整成关注类。造成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过初步合作依然不愿意公开经营信息,导致风控人员无法进行明确的判断,只能牵强的将其模糊的界定为双高净企业。


  对于高资低利和低资高利情境的企业关注焦点与正常类并未发生变化,只是随着关注焦点的变动情况,风控认为需要高度关注相关焦点,并尽快寻找依据判断风险可能的演进路径。


  3.4次级类客户


  次级类客户与关注类客户是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控制最为关键的风险边界,风控工作的价值贡献更多体现于此。次级类客户相对关注类客户主要区别在于有足够证据显示所关注的风险焦点将引致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必须采取风控措施,通常表现为消减授信额度、提前回收、不再续期或增加抵押和担保。需要注意的是次级类客户已经不包括双高净情境的企业了,取而代之的是由低资高利演进而来的双低净情境的企业,当然更多的仍是正在发生风险演进的高资低利和低资高利情境的企业。信用贷款的无抵押属性要求风控人员必须在客户处于关注类的时候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分析,以确保能够比其他贷款人,提前发现风险隐患,采取风控措施。因此对于次级类客户管理的重点应该体现“早一点、快一点”的工作原则。


  3.5损失类客户


  损失类客户则更多的表现为:由于风险演进而沦落为双低净情境的企业,少部分高资低利情境下因流动性危机导致倒闭的企业,以及大多数正向双低净演进的低资高利企业。对于损失类客户有两种极端的处置措施:要么采取最激烈的催讨措施,多数是采取诉讼;要么进行风险损失核销,与其他债权人达成重组方案,寄希望于企业还能起死回生。


  五、结束语


  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本质上是基于经营能力进行授信。这个核心思想不仅要应用在贷前的审查过程中,还需应用于贷中核查与贷后检查的过程。因此建立基于经营状态细分的风险评级体系,成为全过程风险管理的题中之义。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本质属性要求风险控制体系回归企业经营层面,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识别、监督与控制,进而实现信用风险管控。这种思维是当前所有经营信用贷款的企业家和风控人员急需建立的。这种思维本身也是对传统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理念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商业模式层面与战略层面的突破与创新,对小贷行业积极进取的企业与企业家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申贷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2019武汉小企业贷款基准利率多少?2019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最关心什么?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哪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常见关注点是什么的一些内容。

点赞 收藏 0
       凡本网部分文章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烦请提供版权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邮箱地址:axx@shendai.com

   首页 >涨知识 > 企业贷款

相关产品推荐 更多>

相关阅读推荐 更多>

智能贷款

快速精准找贷款

委托申贷(免登录)

贷款顾问帮你贷款

稳就业扶持贷款(疫情贷)

快速申请立即贷款